長沙市“十四五”科技創新發展規劃
長沙市“十四五”科技創新發展規劃
(2021-2025年)

(2021-2025年)

指導思想
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堅持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五大發展理念,堅持融入新發展格局,堅持“四個面向”,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湖南考察講話精神,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南“三高四新”戰略使命,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、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作為促進長沙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,堅定不移實施“三高四新”戰略,以“創新主體最活躍、創業資源最富集、創造能力最持久”為鮮明特色、以“國際化、專業化、眾創化、集群化”為主要方向,完善全市創新生態,進一步彰顯省會擔當、實現更大作為,開創新時代長沙科技創新發展新篇章。
緊扣建設“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”戰略目標持續發力,主動搶抓湖南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機遇,對接融入“一帶一部”、長江經濟帶、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戰略,全力當好實施“三高四新”戰略領頭雁,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,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,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。加強基礎研究、注重原始創新,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,推進學科交叉融合,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。瞄準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集成電路、生命健康、腦科學、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,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、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。著力打造“兩山兩區”國家創新高地,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,用科技思維加快構建長沙現代產業體系,著力建設科技人才平臺,夯實創新發展基礎,迸發科技創新活力,為湖南省和中部地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做出表率,奮力走在中部地區和全國科技創新發展最前列。
基本原則
1. 創新驅動,引領發展
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堅持“四個面向”,聚焦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,緊盯科技和產業發展最前沿,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,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,加強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,提升產業競爭力,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,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、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。
2. 開放合作,協同創新
融入全球創新網絡,加強標準制定、人才培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國際交流合作,以更加開放的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,加強與大灣區、長三角、京津冀等地區的創新協同,深化部省市和校(院)地合作,推動政產學研金多主體、跨區域協同創新,促進人才、資本、技術、知識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,建立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。
3. 科技為民,共享共建
堅持科技為民,緊緊圍繞人民切身利益和緊迫需求,把科技創新與改善民生福祉相結合,發揮科技創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、增強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、鄉村振興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,著力解決關系民生的重點科技問題,不斷提升公共服務,改善民生環境,保障民生安全,讓人民共享更多創新成果,進一步提升民眾獲得感。
4. 深化改革,激發活力
緊抓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、中國(湖南)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重要機遇,積極探索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,破除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,激勵原創突破和成果轉化,切實提高科技投入效率,完善人才發展和評價機制,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,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,激發創新活力。
發展思路
“十四五”期間,長沙市將遵循“1346”的科技創新發展思路,打通“科學發現、技術發明、產業發展、生態優化”創新發展全鏈條,支撐高質量發展,全力建設國內領先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。
一大定位: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。
三大導向:堅持問題導向,加快重點領域突破。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,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,提升創新成果轉化能力。堅持需求導向,服務經濟社會發展。促進創新鏈、產業鏈、資金鏈、政策鏈、人才鏈、服務鏈、供應鏈有效結合,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。堅持改革引領,構建開放創新格局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,強化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協同,構建開放式創新生態環境。
四大抓手:以“兩山兩區”(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、馬欄山視頻文創園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、長沙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)四大重大平臺建設為主要抓手,加強長沙市“十四五”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統籌部署,優化科技創新頂層設計。
六大工程: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工程、創新主體培育壯大工程、高層次科技人才集聚工程、創業孵化平臺壯大提升工程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工程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工程。
發展目標
到2025年,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、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、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額等科技創新核心指標實現倍增,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,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率10.5%,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3.2%;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突破8000份,成交額達到440億元;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00家;積極爭取落戶1-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,積極爭創1-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,力爭獲批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1-2家,布局建設20家國家級、100家省級創新平臺,圍繞創新鏈、產業鏈布局建設25家新型研發機構、30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;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0件以上。在工程機械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、醫療器械等領域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技術,掌握一批產業核心技術,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發團隊;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、高等院校和骨干企業,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。
?
我們能為您做什么?
?
怎么聯系到我們?
電話
4001180807
010-52665291 010-52665292